解读2025高血压防治新指南:诊断门槛不变,治疗策略前移,RDN地位获正式认可
发布时间:
2025-08-20 17:24
美国心脏病学院(ACC)/ 美国心脏协会(AHA)2025年高血压临床指南的发布,为高血压防治与相关技术发展指明方向。高血压,作为引发心脏病发作、中风和死亡的主要可干预因素,尽管现有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手段不断普及,但全球血压控制情况仍不容乐观。据统计,全球约有12.8亿成年人受高血压困扰,其中超80%的患者血压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经皮去肾神经术(RDN)的出现,为突破治疗瓶颈提供了创新方案。
新指南引领高血压管理新方向
德为医疗肾动脉去神经术(RDN)测试创新
1、解剖真实性与功能仿真
- 肾动脉模型:基于真实临床影像数据构建,精确还原肾动脉的解剖特征,包括血管直径、弯曲度和分支变化。这些模型采用先进的软组织材料制造,模拟真实血管的机械性能,如弹性、韧性和表面特性。
- 神经分布模拟:模型还模拟了肾动脉周围的神经分布,这是RDN器械测试的关键要素。通过特殊材料标记神经走行,测试人员可以评估消融导管对神经的覆盖范围和消融效果。

- 功能仿真:系统能够模拟血流动力学环境,包括血压、血流速度和血管壁的搏动,为RDN器械提供真实的测试条件。
2、量化评估体系
- 器械推送性:精确测量器械在血管中的推送力、扭转力和通过性,评估其在复杂解剖结构中的操控性能。
- 安全性评估:监测消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血管壁损伤、血栓形成和穿孔风险,为器械的安全性提供重要数据。
德为医疗经皮介入器械的性能验证方案
德为医疗的行业贡献与未来展望
推动行业标准提升
结语
关键词:
rdn,高血压,高血压防治指南,肾动脉去神经术,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测试,RDN
其他新闻
本研究推出了一种新型培训工具,旨在改进与 TPVR 相关的教学和培训方法。患者特异性模型可有效用于术前后期规划,经过培训的医生在培训后的表现不仅有所提升,且显著优于未接受培训的医生,同时有助于减少辐射暴露和手术风险。 将三维(3D)打印模型应用于医学培训,能显著增强医生对心血管疾病相关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特征的理解。此外,还能提高他们在手术操作方面的技能,提升整体培训效果,缩短学习曲线,并丰富实践经验。虽然当前的模拟器可能无法提供完全真实的模拟体验,但其可靠的模拟质量表明其在未来临床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
在心血管疾病诊疗的复杂战场,心律失常如同隐匿的 “暗礁”,稍不留意便可能引发致命风险。临床对能精准复刻心脏电生理场景、还原真实诊疗挑战的工具需求迫切,德为医疗深耕医疗创新,研发出心脏电生理模型,以 “逼真模拟、深度定制、全维赋能” 为钥,破解行业难题,解锁心血管诊疗培训与科研的全新可能。
财政部:4500万元以上的医疗器械政府采购项目,应排除欧盟企业(含政策问答解读)
2025 年 7 月 6 日,我国财政部发布重磅通知,宣布对医疗器械进口实施限制政策,规定采购人在采购预算金额 4500 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时,若确需采购进口产品,在履行法定程序后,应当排除欧盟企业(不包括在华欧资企业)参与。同时,对于参与的非欧盟企业,其提供的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占比不得超过项目合同总金额的 50%。 这一政策的出台,在医疗器械行业乃至整个经济领域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7 月 10 日,财政部进一步发布《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的通知》政策问答,对政策执行中的关键疑问作出明确解读,为政策落地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引。
【产品合集】03仿真模型-左心耳封堵心脏模型丨精准释放直观评估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全球患者超 4000 万。房颤时,左心耳内血流瘀滞,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可导致脑卒中,其致残、致死率极高。左心耳封堵术成为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将封堵器置入左心耳,隔绝血栓进入血液循环的通道。 手术依赖输送鞘管、导引钢丝、专用封堵器(如 Watchman 封堵器、LAmbre 封堵器)等器械,但在实际临床中,左心耳形态多样(鸡翅型、菜花型、风向袋型等),且毗邻肺静脉、冠状动脉等重要结构,器械在复杂心腔环境下的稳定性、封堵器的贴合度难以在术前有效验证。同时,左心耳开口大小不一,内壁凹凸不平,术中操作不当易引发心包填塞、器械移位等严重并发症,对医生的空间定位、器械操控能力要求极高。传统训练方式难以模拟真实解剖变异与手术风险,左心耳封堵心脏模型应运而生,为攻克技术难关提供可靠方案。
【产品合集】 03仿真模型-外周介入血管模型丨高精度三维数据 精准模拟赋能
外周血管疾病患病人数众多,且呈增长趋势。从 2021 年到 2030 年,我国外周动脉介入手术量将从约 16.3 万台增长至约 60.2 万台,复合年增长率为 15.6%;外周静脉介入手术量将从约 20.1 万台增长至 152.9 万台,复合年增长率达 25.3%。外周动脉介入支架和球囊市场规模预计也将有较大幅度增长,2021 年到 2030 年,外周动脉介入支架和球囊市场规模将从 21.7 亿元增长至 67.3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3.4%。
经皮冠脉血管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 IVL)作为处理钙化病变的革命性手段,被公认为最有希望攻克冠脉钙化难题的治疗方案。其独特优势在于不仅能有效处理浅表钙化,更是目前唯一对深层(中膜)钙化具有明确治疗作用的技术。自2018年欧洲获批、2021年获美国FDA批准、2022年5月中国获批以来,IVL技术已在冠脉及外周介入领域迅速铺开。
在线留言
*请保持您的电话畅通,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