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合集】03仿真模型-电生理心脏模型丨电生理实验仿真平台


电生理心脏模型紧密关联多种心脏电活动异常疾病。心房颤动是常见病症,患者心房电信号紊乱,易引发血栓、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临床多采用导管消融术治疗,借助标测导管、射频消融导管等器械,精准定位并消除异常电信号传导路径 。室性心动过速同样棘手,发作时心室搏动过快,可能导致心脏骤停,需通过标测与消融结合的术式恢复心律。此外,房室传导阻滞会造成心脏电信号传导障碍,严重时需植入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

 

前言

 

电生理心脏模型紧密关联多种心脏电活动异常疾病。心房颤动是常见病症,患者心房电信号紊乱,易引发血栓、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临床多采用导管消融术治疗,借助标测导管、射频消融导管等器械,精准定位并消除异常电信号传导路径 。室性心动过速同样棘手,发作时心室搏动过快,可能导致心脏骤停,需通过标测与消融结合的术式恢复心律。此外,房室传导阻滞会造成心脏电信号传导障碍,严重时需植入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

 

然而,手术器械在复杂病情下的有效性难以验证,如房颤患者个体心脏解剖结构与电生理特性差异大,部分器械难以精准贴合复杂的肺静脉前庭;且术式操作难度极高,像在消融室性心动过速病灶时,需在心室肌层准确定位靶点,稍有偏差就可能损伤正常心肌组织,引发心脏穿孔等并发症。为攻克这些难题,电生理心脏模型成为关键解决方案。

 

descript

 

 

结构

 

头臂干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左侧颈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髂动脉、股动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髂静脉、股动脉、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肺动脉支,肺静脉主支

 

 

西安德为医疗的电生理心脏模型采用自研的高仿真硅胶材料,结合 3D 打印技术,高度还原心脏解剖结构与电生理特性。模型内部完整构建心房、心室结构,包括肺静脉、冠状静脉窦、希氏束等关键部位,血管和心肌组织的形态、位置与真实人体一致,甚至精细模拟心脏瓣膜的开闭状态。配备可替换的病变模块,能模拟肺静脉电隔离、心肌纤维化等多种病理状态,满足不同病例模拟需求。

 

模型的心肌层硅胶具备独特电传导特性,可精准模拟心脏电活动的扩布过程,支持调节电信号频率、强度等参数,模拟正常和异常的心脏节律。同时,模型可与三维标测系统、电生理记录仪等设备连接,实现虚拟与实体操作的融合,为使用者提供高仿真的手术操作环境。此外,模型表面设计有标准化接口,方便接入各类介入器械,模拟实际手术操作。

 

descript

 

 

功能与应用

 

 

功能:

 

电生理心脏模型在医学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医学教育与技能培训方面,它可模拟多种心律失常的电活动特征,让医学生和新手医生反复练习标测导管操作、消融靶点定位等技能,熟悉心脏电生理解剖结构,快速积累实践经验,解决传统教学中实操机会不足的问题。

 

于临床实践而言,该模型是术前规划的得力助手。医生可根据患者的电生理数据,在模型上模拟手术过程,预判复杂心律失常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心脏穿孔、导管到位困难等风险,提前制定应对策略,优化消融路径,提高手术成功率。

 

在科研创新领域,电生理心脏模型能精准复现不同病理状态下的心脏电活动,助力科研人员研究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测试新型电生理器械的性能,评估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为推动电生理心脏术式的技术革新提供实验基础。

 

descript

水箱式心脏电生理模型实物图-西安德为医疗

 

应用:

 

模型支持模拟多种电生理术式,如房颤射频消融术、室性心动过速冷冻消融术、房室结改良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通过反复模拟练习,降低真实手术风险,为心脏电生理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电生理治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descript

亚克力箱体式心脏电生理模型-西安德为医疗

 

关键词:

其他新闻


美敦力与DASI Simulations合作,通过预测建模和个性化规划推动TAVR的未来发展

医疗技术领域的领导者美敦力公司(Medtronic plc)与人工智能驱动预测建模和数字孪生技术的先驱DASI Simulations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合作旨在扩大DASI技术的获取途径,优化美国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患者的结果。通过将DASI先进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建模和数字孪生技术整合到TAVR工作流程中,临床医生可以获得独立且不受设备限制的见解。


全球内窥镜设备市场高增下,德为医疗内镜模型助力器械研发测试

在全球内窥镜设备市场持续增长、技术不断革新的趋势下,微创介入器械企业对高质量研发测试的需求愈发迫切。德为医疗的内镜模型凭借高仿真度、解剖正确性、多功能及丰富的核心功能,能够有效帮助器械企业解决研发测试中的关键问题,提升研发效率与产品质量,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推动内窥镜设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基于实时闭环电生理心脏模型的起搏器测试范式革新:从单向验证到动态交互的系统性突破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患者特异性心脏模型,实现了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测试。医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模拟不同起搏参数对特定患者的效果,从而找到最优设置。 “这种技术提供了传统检查无法获得的‘术后信息’,通过虚拟再现CRT对心脏电-机械耦合的影响,准确预测真实世界的治疗响应。” 尤其对于非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传统预测方法准确性更为有限。 而基于患者特异性心脏模型的虚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成功提升了预测准确率,展现出巨大的临床潜力。


UDI 全覆盖倒计时:医疗器械监管的数字化革命与民生保障​

2025年9月25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两大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实施公告征求意见稿,分别为《关于特定情形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和《关于做好后续品种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 此举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相关条例和意见,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在监管、医疗、医保等领域的衔接应用。


在线留言

*请保持您的电话畅通,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提交留言

在线留言

*请保持您的电话畅通,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