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I 全覆盖倒计时:医疗器械监管的数字化革命与民生保障
发布时间:
2025-09-28 18:07
2025年9月25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两大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实施公告征求意见稿,分别为《关于特定情形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和《关于做好后续品种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 此举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相关条例和意见,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在监管、医疗、医保等领域的衔接应用。
一、政策破局:UDI 全覆盖的时间表与路线图清晰落地

二、精准施策:豁免规则与特殊情形的柔性平衡
三、价值重构:从监管工具到产业升级的底层引擎
四、挑战与应对:产业转型期的破局之道
结语:UDI 时代的监管新范式
关键词:
医疗器械,微创介入,UDI,医疗器械唯一标识,3d打印,仿真模型,硅胶血管模型
其他新闻
德为医疗智能化血流平台:赋能器械研发测试与市场演示的创新解决方案
德为医疗血管介入手术模拟系统凭借专利技术的唯一性、核心功能的先进性及适配场景的广泛性,成为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研发测试的可靠伙伴与市场演示的得力助手。 其稳定的性能、便捷的操作、直观的反馈,既能为研发团队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加速产品迭代升级,又能在展厅展台中全方位展现产品价值,助力市场推广。选择该系统,可有效提升研发效率、降低测试成本,同时增强市场演示的专业性与说服力,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2025 年 11 月 6 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胸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上市,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我国在高端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实现关键突破,为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高危疾病患者带来了创伤更小、安全性更高的治疗选择。拟测试作为连接实验室与临床的关键桥梁,直接决定了器械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学术背书下的研发革新:从 3D 结肠模型看德为医疗仿真技术的核心价值
传统医疗器械与药物研发中,动物实验因物种差异常面临 "预测偏差" 难题,结直肠癌领域的药物筛选更是受限于动物结肠与人体的生理结构差异,导致大量前期有效药物在临床阶段折戟。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的"3D体内模拟人类结肠"能够实现精准、个性化医疗,并提供比传统动物实验更为伦理、准确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
ICE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心脏电生理治疗、瓣膜病微创治疗、心脏起搏治疗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治疗术中监测等领域,同时在复杂的结构性心脏病术前诊断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应用最为成熟的领域为心律失常。
纳秒脉冲破局房颤治疗,仿真测试助力器械创新 —— 德为医疗赋能微创介入新赛道
近日,深圳迈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纳秒脉冲电场消融(nsPFA)系统NxPFA(®)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该产品成为国内首个采用纳秒级脉宽高压脉冲电场治疗房颤的医疗设备。 标志着我国在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美敦力与DASI Simulations合作,通过预测建模和个性化规划推动TAVR的未来发展
医疗技术领域的领导者美敦力公司(Medtronic plc)与人工智能驱动预测建模和数字孪生技术的先驱DASI Simulations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合作旨在扩大DASI技术的获取途径,优化美国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患者的结果。通过将DASI先进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建模和数字孪生技术整合到TAVR工作流程中,临床医生可以获得独立且不受设备限制的见解。
在线留言
*请保持您的电话畅通,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1818263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