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line 500亿美元IPO重启,全球医疗器械行业迎来风向标


全球第四大医疗器械公司Medline重启IPO进程,这不仅是一次资本运作,更将成为测试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情绪和私募退出通道的关键试金石。

北美时间9月中旬,美国最大的私营医疗器械分销商Medline Industries已重新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秘密提交首次公开募股(IPO)招股说明书草案,更新了最新二季度财务数据。
 
此次IPO估值可能超过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62亿元),预计募集资金40-50亿美元。
 
若上市顺利推进,这将成为2025年全球医疗器械领域规模最大的IPO事件。Medline的IPO进程此前曾因全球贸易局势波动而推迟,此次重启被视为测试私募资本退出通道和资本市场对医疗健康板块大型IPO需求的风向标。
 

01 一波三折,Medline的IPO征程

 

Medline的IPO计划并非一帆风顺。2024年12月19日,Medline首次向SEC保密提交Form S-1草案,原计划2025年上半年完成上市。
然而到了2025年2-4月间,由于美国政府对中国、越南、墨西哥等地医疗产品加征关税导致供应链成本上升,Medline董事会决定推迟发行计划。
 
这一推迟反映了全球贸易政策对医疗科技行业的重大影响。当时,多家医疗器械企业均受到贸易政策波动冲击,直觉外科(Intuitive Surgical)、波士顿科学(Boston Scientific)和史赛克(Stryker)等头部企业的股价均出现较大幅度下跌。
 
经过数月等待,随着市场条件逐渐稳定,Medline于2025年6月30日更新招股书草案,纳入了最新财务数据。到9月中旬,公司董事会召开特别会议,评估2025年四季度IPO窗口,可能将发行推迟至2026年初。
 

02 医疗器械巨头,百年家族企业

 

Medline成立于1966年,由詹姆斯和乔恩·米尔斯兄弟创立,但其起源可追溯到1910年。当时创始人的曾祖父A.L. Mills在芝加哥开始缝纫屠夫的围裙,后来通过一位修女接触到附近医院,开始缝制外科医生礼服和护士制服。
 
经过近60年发展,Medline已从一家小型服装厂成长为全球第四大医疗器械公司,2023年营收高达232亿美元,仅次于美敦力、强生医疗和西门子医疗。
 
Medline的产品体系极为庞大,涵盖超过55万种医疗产品和临床解决方案,从外科手套、诊断设备到轮椅、面罩和温度计,覆盖了整个医疗护理链条的需求。
 
该公司在美国市场拥有显著影响力,数据显示美国超过70%的医院采购过Medline产品,其手术防护用品在美国每年使用量超过800万次。
今年,国外权威的医疗器械第三方网站Medical Design and Outsourcing发布的《全球医疗器械100强》榜单显示,Medline位列第四,较去年的排名上升了5位。
 

 

03 资本布局,私募巨头的杠杆收购

 

Medline的所有权结构经历了重大变化。2021年,黑石集团(Blackstone)、赫尔曼弗里德曼(Hellman & Friedman)、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联合新加坡GIC和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以约340亿美元完成对Medline的杠杆收购。
 
这笔交易是自2007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杠杆收购之一。收购完成后,Medline通过供应链优化和成本控制显著提升盈利能力。
惠誉评级在2025年初将其信用评级从BB+上调至BBB-,为其重启IPO提供了更稳定的融资条件。
2025年第二季度,Medline实现营收92.3亿美元,同比增长4%,连续六个季度保持正增长,毛利率提升至28%,体现出规模和成本控制的双重优势。
 

04 并购驱动,持续扩张的产品线

 

Medline的增长策略不仅依赖有机增长,还积极通过并购完善产品线。2019年,公司以1.675亿美元收购AngioDynamics的Namic流体管理业务,并接手纽约Glens Falls工厂及其团队。
 
随后又以2900万美元从ConvaTec收购SensiCare和Aloe Vesta护肤系列。2021年5月,Medline斥资2.86亿美元收购Teleflex的Hudson RCI呼吸系统业务。
 
2025年第一季度,Medline还完成了一笔1.2亿美元的小型诊断设备供应商收购,进一步增强实验室产品线。
这些并购不仅拓展了公司的产品深度,也提升了供应链的协同效率。Medline还通过自建生产基地和配送中心强化全球供应链布局。
 

05 行业影响,IPO重启的风向标意义

 

Medline的IPO重启对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它是测试私募资本退出通道的关键事件。黑石、凯雷和赫尔曼弗里德曼自2021年收购以来,已等待近四年,期望通过IPO实现数十亿美元的账面收益。
其次,这将检验资本市场对医疗健康行业大型IPO的需求。在多年上市活动低迷后,Medline的IPO可能成为行业复苏的标志。
此外,Medline上市将进一步提升其国际知名度和资本实力,为未来在新兴市场扩张和数字化供应链投资提供资金支持,也可能引发其他大型医疗分销企业或私募持有资产的跟进上市潮。
 

06 不确定性风险,贸易政策的影响

 

尽管IPO进程重新启动,交易仍存在变数。全球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可能影响供应链成本,估值与发行规模或需动态调整。
Medline众多医疗产品在中国及其他受关税影响国家(如越南、日本和墨西哥)采购或制造,贸易局势的不确定性对其业务和上市计划产生重大影响。
 
2025年4月,Medline就是因为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供应链成本上升而推迟了原定上市计划。若市场波动再度加剧,上市时点有可能推迟至2026年。
 
Medline的IPO进程将成为2025年第四季度全球医疗健康资本市场的关键观测指标。成功上市将重新开启私募资本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大型退出通道,可能引发一波类似企业的上市浪潮。
而再次延迟则意味着贸易政策和市场不确定性仍然对医疗科技行业构成巨大挑战,行业整合与供应链调整将继续成为主导话题。

关键词:

其他新闻


【产品合集】03仿真模型-神经介入血管模型丨模拟血管,精准赋能

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AVM)、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狭窄等病症,常依赖神经介入手术进行治疗。颅内动脉瘤需通过弹簧圈栓塞或支架辅助栓塞防止破裂出血;脑动静脉畸形需使用栓塞材料阻断异常血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需通过取栓支架、抽吸导管开通闭塞血管;颈动脉狭窄则需借助球囊扩张与支架置入恢复血流。


【产品合集】03仿真模型-射频消融心脏模型丨心脏射频介入仿真

心脏射频消融术的诞生,源于人类对心律失常治疗的不懈探索。20 世纪初,心律失常治疗手段有限,药物治疗效果不稳定,外科手术创伤大,患者亟需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1940 年,心脏电生理研究取得突破,科学家发现特定心肌组织异常放电是引发心律失常的关键,这为后续治疗指明方向。


Medline 500亿美元IPO重启,全球医疗器械行业迎来风向标

全球第四大医疗器械公司Medline重启IPO进程,这不仅是一次资本运作,更将成为测试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情绪和私募退出通道的关键试金石。


《上海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解读及对医疗器械行业的影响

《行动方案》围绕创新产品、龙头企业、产业布局设定 2027 年关键目标:新增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 500 件,鼓励企业研发高附加值创新产品;新增海外获批产品超 100 件,推动企业 “走出去” 参与全球竞争;培育 2 家产值超 100 亿元的国际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建设浦东、闵行、嘉定 3 个高端产业集聚区,实现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


第十五届中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国际会议盛大开幕

第十五届中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国际会议于2025年8月26日至28日在苏州召开,旨在促进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本届会议将持续聚焦国际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方向、前沿产品和技术带来的挑战、监管机构和行业发展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分享国际医疗器械监管新规、新举措和我国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新政策、技术规则、产业发展、国际合作等最新资讯。


国家药监局废止和修改部分医疗器械行业标准政策解读

9月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废止《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制定 第1部分:阶段划分、代码和程序》等5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公告(2025年第80号)。这份公告的核心是优化医疗器械标准体系。废止旧标准是为了给更科学、更适应行业发展和监管需求的新标准让路。


在线留言

*请保持您的电话畅通,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提交留言

在线留言

*请保持您的电话畅通,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