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介入模拟测试方案提供商
微创介入模拟测试方案提供商

用专业检测技术与服务为医疗技术创新保驾护航
了解更多
微创介入模拟测试方案提供商

用专业检测技术与服务为医疗技术创新保驾护航
了解更多
scroll down

TECHNOLOGY

技术亮点


一键发光器械清晰

一键发光器械清晰

内置发光板,发光均匀,器械清晰可见

病变可定制

病变可定制

可定制结构性、功能性、炎症性、血栓及肿瘤性病变

多种介入术式模拟操作

多种介入术式模拟操作

球囊扩张、支架、栓塞、溶栓/取栓术、滤器置入术

一体化集成设计

一体化集成设计

集管路、泵体、控制元件、发光系统于一体,无杂乱管线

智能化测量控制

智能化测量控制

外置高清触控屏,流速、脉动等血流参数可调控

PRODUCT CENTER

产品中心


西安德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CUSTOMER CASE

客户案例


2025

11-21

昌平动态医疗装备生态中心启幕:仿真科技重塑器械创新与展示新范式

如何让精密的介入器械技术被直观感知?如何让临床价值与技术优势形成强烈共鸣?答案藏在细节的专业表达中。一款仿真血管模型,无疑是展厅建设中点亮专业特色、提升展示效果的关键要素。它能够直观地模拟人体血管环境,让参观者更清晰地了解介入器械在真实场景中的工作原理与操作效果,极大地增强展示的说服力与专业性。在展厅设置模拟操作区,配备仿真血管模型与介入器械,参观者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亲自体验介入手术的操作流程,感受器械的手感与性能,这种沉浸式互动体验能让参观者更深入地了解产品,同时增强对品牌的信任与认可。而德为医疗的仿真模型与专利智能化血流平台的组合方案,正将这种专业展示效果推向新高度,成为生态展示中心的 "技术亮点制造机"。

2025

11-13

突破性进展!3D 生物打印构建狭窄脑血管模型,助力脑血管疾病机制研究与药物研发

来自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不仅用 3D 同轴生物打印技术 “造” 出了人脑狭窄血管,还让其真正 “流起血来”,直观展示了紊乱血流如何诱发血管炎症。这项研究的核心目标,是构建一个生理相关性高、可精准模拟脑部血管狭窄的体外模型,从而揭示血流动力学(如剪切应力、流速变化)如何诱导内皮细胞炎症,为脑血管疾病的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 “活体实验室”。

2025

11-11

德为医疗智能化血流平台:赋能器械研发测试与市场演示的创新解决方案

德为医疗血管介入手术模拟系统凭借专利技术的唯一性、核心功能的先进性及适配场景的广泛性,成为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研发测试的可靠伙伴与市场演示的得力助手。 其稳定的性能、便捷的操作、直观的反馈,既能为研发团队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加速产品迭代升级,又能在展厅展台中全方位展现产品价值,助力市场推广。选择该系统,可有效提升研发效率、降低测试成本,同时增强市场演示的专业性与说服力,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2025

11-07

国产胸腹主动脉支架获批,开启微创治疗新篇

2025 年 11 月 6 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胸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上市,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我国在高端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实现关键突破,为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高危疾病患者带来了创伤更小、安全性更高的治疗选择。拟测试作为连接实验室与临床的关键桥梁,直接决定了器械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2025

11-04

学术背书下的研发革新:从 3D 结肠模型看德为医疗仿真技术的核心价值

传统医疗器械与药物研发中,动物实验因物种差异常面临 "预测偏差" 难题,结直肠癌领域的药物筛选更是受限于动物结肠与人体的生理结构差异,导致大量前期有效药物在临床阶段折戟。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的"3D体内模拟人类结肠"能够实现精准、个性化医疗,并提供比传统动物实验更为伦理、准确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

2025

10-31

心血管介入新赛道:心腔内超声(ICE)的市场机遇与突围之路

ICE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心脏电生理治疗、瓣膜病微创治疗、心脏起搏治疗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治疗术中监测等领域,同时在复杂的结构性心脏病术前诊断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应用最为成熟的领域为心律失常。

2025

10-28

纳秒脉冲破局房颤治疗,仿真测试助力器械创新 —— 德为医疗赋能微创介入新赛道

近日,深圳迈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纳秒脉冲电场消融(nsPFA)系统NxPFA(®)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该产品成为国内首个采用纳秒级脉宽高压脉冲电场治疗房颤的医疗设备。 标志着我国在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2025

10-23

美敦力与DASI Simulations合作,通过预测建模和个性化规划推动TAVR的未来发展

医疗技术领域的领导者美敦力公司(Medtronic plc)与人工智能驱动预测建模和数字孪生技术的先驱DASI Simulations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合作旨在扩大DASI技术的获取途径,优化美国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患者的结果。通过将DASI先进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建模和数字孪生技术整合到TAVR工作流程中,临床医生可以获得独立且不受设备限制的见解。

2025

10-20

全球内窥镜设备市场高增下,德为医疗内镜模型助力器械研发测试

在全球内窥镜设备市场持续增长、技术不断革新的趋势下,微创介入器械企业对高质量研发测试的需求愈发迫切。德为医疗的内镜模型凭借高仿真度、解剖正确性、多功能及丰富的核心功能,能够有效帮助器械企业解决研发测试中的关键问题,提升研发效率与产品质量,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推动内窥镜设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5

10-10

基于实时闭环电生理心脏模型的起搏器测试范式革新:从单向验证到动态交互的系统性突破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患者特异性心脏模型,实现了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测试。医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模拟不同起搏参数对特定患者的效果,从而找到最优设置。 “这种技术提供了传统检查无法获得的‘术后信息’,通过虚拟再现CRT对心脏电-机械耦合的影响,准确预测真实世界的治疗响应。” 尤其对于非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传统预测方法准确性更为有限。 而基于患者特异性心脏模型的虚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成功提升了预测准确率,展现出巨大的临床潜力。

2025

09-28

UDI 全覆盖倒计时:医疗器械监管的数字化革命与民生保障​

2025年9月25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两大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实施公告征求意见稿,分别为《关于特定情形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和《关于做好后续品种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 此举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相关条例和意见,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在监管、医疗、医保等领域的衔接应用。

2025

09-23

德为医疗血栓仿体:破解医疗器械公司取栓研发测试难题

众多医疗器械公司在研发测试过程中长期面临一个核心难题:缺乏能够高度模拟真实血栓力学特性与形态结构的测试材料。针对这一行业痛点,德为医疗凭借深厚的研发实力,创新研发出模拟不同时间段血栓质地的血栓仿体,涵盖新鲜血栓、混合血栓与陈旧性血栓,以卓越的材料性能,完美复刻真实血栓特性,为医疗器械公司的研发测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025

09-18

【产品合集】03仿真模型-神经介入血管模型丨模拟血管,精准赋能

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AVM)、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狭窄等病症,常依赖神经介入手术进行治疗。颅内动脉瘤需通过弹簧圈栓塞或支架辅助栓塞防止破裂出血;脑动静脉畸形需使用栓塞材料阻断异常血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需通过取栓支架、抽吸导管开通闭塞血管;颈动脉狭窄则需借助球囊扩张与支架置入恢复血流。

2025

09-18

【产品合集】03仿真模型-射频消融心脏模型丨心脏射频介入仿真

心脏射频消融术的诞生,源于人类对心律失常治疗的不懈探索。20 世纪初,心律失常治疗手段有限,药物治疗效果不稳定,外科手术创伤大,患者亟需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1940 年,心脏电生理研究取得突破,科学家发现特定心肌组织异常放电是引发心律失常的关键,这为后续治疗指明方向。

2025

09-18

Medline 500亿美元IPO重启,全球医疗器械行业迎来风向标

全球第四大医疗器械公司Medline重启IPO进程,这不仅是一次资本运作,更将成为测试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情绪和私募退出通道的关键试金石。

2025

09-17

《上海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解读及对医疗器械行业的影响

《行动方案》围绕创新产品、龙头企业、产业布局设定 2027 年关键目标:新增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 500 件,鼓励企业研发高附加值创新产品;新增海外获批产品超 100 件,推动企业 “走出去” 参与全球竞争;培育 2 家产值超 100 亿元的国际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建设浦东、闵行、嘉定 3 个高端产业集聚区,实现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

2025

09-11

第十五届中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国际会议盛大开幕

第十五届中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国际会议于2025年8月26日至28日在苏州召开,旨在促进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本届会议将持续聚焦国际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方向、前沿产品和技术带来的挑战、监管机构和行业发展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分享国际医疗器械监管新规、新举措和我国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新政策、技术规则、产业发展、国际合作等最新资讯。

2025

09-09

国家药监局废止和修改部分医疗器械行业标准政策解读

9月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废止《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制定 第1部分:阶段划分、代码和程序》等5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公告(2025年第80号)。这份公告的核心是优化医疗器械标准体系。废止旧标准是为了给更科学、更适应行业发展和监管需求的新标准让路。

2025

09-05

德为医疗冠状动脉CTO正逆向开通测试模型:为医疗器械研发提供高度仿真的体外测试平台

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介入器械的研发过程中,工程师面临着测试环境与真实血管环境差异大的挑战。传统的测试模型往往无法准确模拟人体血管的复杂解剖结构和力学特性,导致器械性能评估数据与临床实际存在偏差,延长了产品研发周期。

2025

09-05

【产品合集】03仿真模型-电生理心脏模型丨电生理实验仿真平台

电生理心脏模型紧密关联多种心脏电活动异常疾病。心房颤动是常见病症,患者心房电信号紊乱,易引发血栓、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临床多采用导管消融术治疗,借助标测导管、射频消融导管等器械,精准定位并消除异常电信号传导路径 。室性心动过速同样棘手,发作时心室搏动过快,可能导致心脏骤停,需通过标测与消融结合的术式恢复心律。此外,房室传导阻滞会造成心脏电信号传导障碍,严重时需植入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

2025

09-05

【产品合集】03仿真模型-肺动脉介入血管模型丨模块化组件

肺动脉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医学领域的不断探索与突破。上世纪 80 年代,医学先驱们开始尝试运用球囊扩张技术应对肺动脉狭窄问题,开启了肺动脉介入治疗的篇章。此后,导管引导技术逐渐兴起,凭借其高精度定位,让治疗过程更加精准、安全,大大提升了治疗效果与患者安全性,介入治疗也因此逐步成为肺动脉狭窄的主流治疗手段。

ABOUT US

关于德为